• 人感染猪链球菌的诸种预防控制措施

    菌类知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诸种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人-猪重症链球菌感染的主要措施为控制生猪疫情,没有生猪疫情就没有人间感染;禁宰病、死猪,加强屠夫等人的个人防护等也是非常必要的。 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要求其做好自身防护;提高养猪户、屠夫等识别猪病和病猪肉的能力。要求养猪户主动报告病猪疫情,死猪应就地深埋或焚烧,禁止抛入河、沟、塘等水体。群众不要购买及食用病、死猪肉。 免疫接种...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人工授精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菌类知识人工授精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人工授精的好处往往被归纳为减少公猪头数、占圈舍少、用料少等。实际上,人工授精的最大效益是把优秀公猪的最佳遗传效应最大化体现到繁殖种猪群和商品肉猪群。因此,选择优秀种公猪实行人工授精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性措施。现以300头母猪规模的商品肉猪群为例说明: 1头普通公猪本交,年得商品后代约450头,料重比3.0。1头优秀公猪人工授精可配300头母猪,年得商品后代5400头。优秀公猪的遗传效应...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人工授精是否成功的三个衡量指标

    菌类知识人工授精是否成功的三个衡量指标

    人工授精是否成功,可采用下述三个指标来衡量: 1 公母比 即1头公猪可配多少母猪?在自然交配情况下,1头公猪配25—30头母猪,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合格水平是,1头公猪可配100—150头母猪,全场的公母比应在1:100以上。如果水平达到良好,1头公猪应配150—250头母猪,优秀的水平应达到1头公猪配250—350-头母猪,特别优秀的单位,1头公猪应配350头以上的母猪。 2 受胎率和分娩率...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人工受精技术中后备公猪的训练

    菌类知识人工受精技术中后备公猪的训练

    瘦肉型后备公猪一般4~5月龄开始性发育,而7~8月龄左右进入性成熟。国内一般的养猪企业,后备公猪6月龄左右体重达90~100KG时结束测定,此时是决定公猪去留的时间, 但还不能进行采精调教。准备留作采精用的公猪,从7~8月龄开始调教,效果比从6月龄就开始调教要好得多,一是缩短调教时间;二是易于采精,三是延长使用时间。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十月龄以下的公猪调教成功率为92%...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人兽共患猪链球菌在人血中存活原理被发现

    菌类知识人兽共患猪链球菌在人血中存活原理被发现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长期以来,科学家始终没有弄清楚猪链球菌如何躲避免疫系统对其的杀伤,并在中存活的机制。近日,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姜永强领衔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进入血液中的猪链球菌能够合成腺苷,这种物质可抑制免疫系统第一道天然防线——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的免疫逃避,得以在血液中存活及繁殖。此前...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产子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菌类知识产子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子、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密切联系的,也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技术。现将产子、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认真做好产前准备 产前补钙补硒 为预防母猪产前产后瘫痪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30天左右,每头每天补充碳酸钙、蛎粉、碳酸氢钙、蛋壳粉、骨粉等30克~40克,连喂15天~30天。为预防子猪白肌病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15天~20天,用0.1%亚硒酸钠8毫升~10毫升,对母猪进行一次量肌肉注射即可。...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产仔母猪软骨病的诊治探讨

    菌类知识产仔母猪软骨病的诊治探讨

    母猪软骨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综合症。母猪怀孕后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求增加,分娩后大量的血钙与血糖随乳汁排出,如果喂精料过多,矿物质供应不足,饲料中钙缺乏或磷过剩,改变正常日粮所需钙磷比例关系,都容易诱发此病。本站2002~2005年对178头产后母猪软骨病进行治疗,现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正常,在38~39℃之间,精神萎靡,喜卧不愿走,行走步态不稳,食欲减退,消化紊乱,被毛脱落,异嗜癖...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产仔母猪乳头少仔猪头数多要怎么看护

    菌类知识产仔母猪乳头少仔猪头数多要怎么看护

    一、合理分群,轮换哺乳 根据仔猪体质将整窝仔猪分为两群,健壮的一群、弱小的一群,哺乳时轮换进行。产仔初期,1小时轮换一次;10天后,3小时轮换一次;1个月后,可延长至4个小时轮换一次。如果母猪奶量不足,应该采用寄养方式或用奶粉来补充,以满足仔猪营养需要。 二、及早诱食,分批断奶 仔猪7日龄后,可用专用颗粒乳猪料进行诱食,争取经过2天~3天的调教使仔猪能在食槽内自由采食...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二杂母猪的配种

    菌类知识二杂母猪的配种

    目前,三元杂交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涌现出一批专门生产三元杂交仔猪的土二杂猪(长白♂x本地♀或大约克♂x本地♀的杂交后代)和洋二杂母猪(长白♂x大约克♀或大约克♂x长白♀的杂交后代)的专业户,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二杂母猪的产仔数,提高其养猪的经济效益,二杂母猪的适时配种是关键的环节。 一、二杂母猪的初配年龄与体重 土二杂母猪的性成熟时间较洋二杂母猪早,一般3~4月龄左右,而洋二杂母猪是4~5月龄...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乳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

    菌类知识乳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

    乳猪大肠杆菌病,又名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俗称仔猪黄痢,是由特定血清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尤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临床以腹泻排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此病是我镇养猪业普遍存在的一种仔猪常见传染病。 一、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 乳猪腹泻是由肠杆菌科中某些特定的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多数具有K88...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乳清粉及其在仔猪培育中的应用

    菌类知识乳清粉及其在仔猪培育中的应用

    乳清粉是生产奶酪及酪蛋白时所得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乳糖、乳蛋白和矿物质。近年来由于乳制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养猪养猪养猪和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乳清粉已成为幼畜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为什么说短期内不要重复注射猪瘟疫苗

    菌类知识为什么说短期内不要重复注射猪瘟疫苗

    有些基层兽医人员和饲养户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给猪打防疫针多多益善,常在短期内对一头猪重复注射猪瘟疫苗,结果反而造成感染猪瘟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猪瘟疫苗既是一种毒力很弱的病毒,也是一种抗原,经注射一头份后就可刺激猪体产生一种抗猪瘟物质(抗体),可维持一年左右。在这期间不能再给猪注射疫苗(抗原),否则反而会与原来产生的抗体起中和作用,使猪失去了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这时如有猪瘟强毒侵入...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临产母猪的管理技术

    菌类知识临产母猪的管理技术

    驱除体外寄生虫若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可用百分之二的敌百虫溶液喷雾,以免母猪将寄生虫病传染给仔猪。...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中西结合对猪水肿病有更好效果

    菌类知识中西结合对猪水肿病有更好效果

    猪水肿病是我省一种常发病和多发病,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养猪业尤其是仔猪的培育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往常采用抗生素治疗,疗效很不理想。近几年笔者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96例,治愈率达95%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喘气病效果好

    菌类知识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喘气病效果好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以咳嗽、气喘为特征。本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以冬、春季多发。在猪喘气病爆发流行的初期或天气骤变、寒冷潮湿、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等情况下可造成大批死亡。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综合诊断可确诊本病。 一、防治 1.不从患有喘气病的猪场引进种猪,这是防止该病传播的关键措施。引进种猪后,观察1个月确定健康后,注射疫苗...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