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注意事项
菌类知识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不成熟,从而造成难养,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因此,仔猪对营养物质需要数量多,对营养不全的饲料反应特别敏感,对仔猪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消化气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膳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很好地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的烟酸缺乏治疗
菌类知识烟酸属维生素B族,广泛存在于青绿饲料、酵母、麸皮、米糠以及发芽的种子中,如果长期单一饲喂缺乏维生素B的饲料或仔猪患有慢性胃肠疾病时,都能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仔猪烟酸(VPP)缺乏,主要表现为糙皮病。初期,皮肤病变呈斑块状,一般都先发生于头部和颈部,以后逐渐蔓延至体侧、皮肤增厚,干燥起皱,呈现裂口,上面有暗红色痂皮。不食,逐渐消瘦死亡,此病往往极易与猪疥螨相混淆,所以也极易耽误治疗...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的水肿病继发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菌类知识某养殖户,从一猪场引进断奶仔猪86头。3天后相继出现高热、贫血、共济失调、眼睑水肿主要症状。根据症状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继发附红细胞体感染。 1、临床症状:购入仔猪3-10天相继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多数发病仔猪体温在40℃以上,病猪行走不稳;后期反应迟钝、叫声嘶哑、呼吸困难、眼结膜苍白,眼睑、下颌水肿。急性发病者数小时死亡。 2、治疗:(1)发病仔猪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瑞特...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的断尾的生长快
菌类知识仔猪断尾后生长特别快,比普通猪增重率高10%,且提前10天――15天出栏。其方法如下: 手术前准备好经高温消毒的手术刀、单面刀片和酒精、药棉、紫药水。手术应在仔猪出生后1天――2天内进行。手术时要两人合作,助手抓住仔猪的两条后腿,分开约60度,尾巴朝上。术者一手拉住尾巴,另一手拿手术刀,在距尾基部1.5cm处将猪尾截断,动作要快。截断后快速用紫药水涂于伤口处止血。给下一头猪进行手术时...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白痢的症状及中药治疗
菌类知识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 临床症状病初精神不振,吃乳减少,被毛粗乱,继而下痢,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含血丝或气泡的糊状腥臭稀粪。严重时,排粪失禁,尾、附近污染粪便,脱水消瘦,贫血虚弱,畏寒怕冷,喜钻草窝,行动缓慢,生长发育迟缓,形成僵猪。 治疗方案加强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接种疫苗,在多发区,采用下列方案可有效治疗仔猪白痢。方案1,苦参汤...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生长慢的原因及对策
菌类知识(一)母猪品种差所生仔猪必然发育缓慢,故应选择优质高产母猪,淘汰品种差的母猪。 (二)断奶不科学目前农户养猪多采取1次断奶法,即l窝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了,影响了仔猪的食欲。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其合理做法是,在断奶前l周内,把仔猪的哺乳次数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断奶,对体弱的仔猪还可以哺乳几天。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的技术
菌类知识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虽不很高,但病死率很高。 流行特点。断奶后7-10天的仔猪多发,特别是生长快、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发病时间多集中在3-5月和9-11月。 发病原因。⑴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杆菌繁殖,导致发病。⑵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质饲料...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和治疗
菌类知识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定植于猪小肠内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性肠毒血症,其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叫声嘶哑、胃壁、颜面、颈部、齿眼、眼睑、肠系膜等部位发生水肿,此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是危害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两年部分乡镇养殖户的仔猪都有零散发生,(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制,配合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下面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营养良好...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和预防
菌类知识仔猪水肿病也称大肠杆菌毒血症,多发生在哺乳末期的仔猪。开食饲料含蛋白质较高或饲料突变,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强壮的断奶仔猪中高发。没有规律性,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80%以上。多由母猪肠道内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通过排泄物而污染饲料、饮水和饲养环境,经消化道感染。如饲料突变、环境卫生不良...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旺食期管理须注意
菌类知识子猪35日龄左右便会出现贪食、抢食的现象。这种旺盛的采食现象,称为“旺食”。子猪进入旺食期至60日龄,体重可增加1倍,每天增重可在0.5公斤以上。要想让旺食期的子猪快速增重,可采取以下措施: 定――固定时间;从子猪30日龄开始,就要增加喂料次数,一般日喂5~6次,并要固定时间,使猪养成定时采食的习惯。子猪定时采食,既可增强消化能力,又能保持食欲,不致影响下一顿的采食量。 勤――少喂勤添...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早期交往减轻断奶应激
菌类知识在规模化猪场从事过乳仔猪饲养管理的朋友们都知道,一般在仔猪断奶一周后,都要将分娩舍的仔猪转至保育舍,此时,就要对原本不在同一窝成长的仔猪进行并群饲养,通常是两窝并一群。并群后,由于猪具有确立各自在群体中的地位的习性,就必须通过咬架争斗来决定,这种战斗往往要持续12-24小时,战斗结束后,每头仔猪通常是遍体鳞伤。 猪一生中要经过很多次应激,而此时由于仔猪恰好面临转栏后的环境改变...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早开食长得肥又壮
菌类知识常言道:“仔猪早开食,长得肥又壮。”为促进仔猪发育生长,增强抗病力,一般仔猪产下后7天即可训练其开食吃料。可结合仔猪的生活习性进行诱食。 诱食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3点是仔猪活动的时间,所以补料的时间要和仔猪的活动时间相吻合,要充分利用仔猪的活动时间进行诱食。 饲喂甜料。仔猪对甜料尤为喜食,所以可利用这一特点,将胡萝卜、南瓜等带有甜味的饲料切成小块,或将玉米、黄豆...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日粮中加入乳清粉效果好
菌类知识初生仔猪,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在前一段时间里,几乎完全依靠母乳维持生长发育。但是母猪的泌乳量和乳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20―30天后)便开始下降。这时单靠母乳便不能满足仔猪的营养、生长需要。所以我们便在仔猪出生7―10天后强制性诱食补料。以促其消化器官的发育和完善,补充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补料时,如果饲料组成不合理。便会造成仔猪细菌性下痢。 因仔猪刚开始,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断尾生长的优点和方法
菌类知识仔猪断尾后生长特别快,比普通猪增重率高10%,且提前10天至15天出栏。主要的原因:一是仔猪断尾后,可减少因摆尾而引起的猪群不安,有利于睡眠;二是不易使外露,排出的粪便和尿不会粘尾,拉稀也不会因猪尾摆动而把粪便抛向四处,有利于猪群卫生。猪尾巴经常摆动卷曲,要消耗能量,在集约化或适度规模养猪条件下,常有咬尾致伤现象,摆尾还会影响猪群安稳睡眠,排稀粪的猪更会污染猪身和猪舍,对猪的生长不利...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仔猪断奶应激的处理方法
菌类知识我国目前集约化生产的养猪场一般3―4周龄断奶。断奶是仔猪生活中的一次大转折。断奶时将仔猪和母猪分开,仔猪的饲料由全乳日粮变为干饲料。此时断奶仔猪处于强烈生长发育时期,但消化机能和抗病能力又不够强,日粮剧烈的变化,加上环境的变化,对仔猪产生强烈的应激。仔猪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等,这就是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部分仔猪因此变成僵猪...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